最近,教育圈的 “红人” 张雪峰又上热搜了。他在跟人聊天时说,打算让女儿高考完先不急着上大学,而是去朋友那儿或者自己身边当一年助理,跟着跑跑业务、开开会、学学怎么跟人打交道,体验一把真实的职场。这话一出来,好多家长都炸开了锅,大伙儿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
张雪峰说,这么做不是让孩子随便玩玩、体验下生活就完事儿,是想让她明白,那些看着光鲜亮丽的东西,都是一点点从底层打拼出来的,得看清社会到底是咋运转的。现在好多学生选专业,都是别人选啥自己也跟着选,根本不知道自己擅长啥、不擅长啥,也不清楚这个专业将来能干啥工作。张雪峰就想让女儿通过这一年的职场经历,弄明白 “甲方和乙方咋合作”“资源是咋来回调配的”,这样选大学专业的时候心里能更有数。比如说,要是发现自己不喜欢跟人应酬,那就选个技术类的专业;要是擅长把各种资源整合到一块儿,那学商科可能就挺合适。
其实,张雪峰这想法,有点像国外的 “间隔年”。在国外,不少年轻人升学或者毕业之后,会先停一年不工作,去旅旅游、实习实习、当个志愿者啥的,体验不同的生活,找找自己到底想干啥,为以后做打算。可在咱们这儿,高考完学生一般都直接去上大学了,选专业的时候常常糊里糊涂的。张雪峰就是想让女儿上大学前,先对社会和职场有个直观的认识,知道自己对啥感兴趣、将来想干啥工作,选专业的时候能更理智点。
不过,家长们对这事儿的看法差得可远了。有一部分家长觉得,这比学校里那些干巴巴的职业规划课有用多了。听说在香港,有的学生先去实践一段时间再回学校学习,目标更明确,成绩也提高了不少。提前接触职场,孩子能早点适应社会的节奏,知道职场有啥规矩,对将来的工作有更清楚的规划,学习起来也能更有方向。
但更多家长觉得这事儿 “学不来”。一方面,张雪峰是有名的教育博主,认识的人多、资源广,能把女儿安排到朋友的企业里,让她接触到公司高层,跟着谈生意。可普通家庭哪有这么广的人脉啊,根本没法给孩子提供这么好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普通家庭也不敢让孩子晚一年上大学,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升学的每一步都不能出岔子,万一耽误了,可能会影响孩子一辈子。就像有网友说的:“这其实就是有钱有资源的人给自家孩子开的‘社会预备班’。”
大伙儿还发现,张雪峰在教育理念上好像有点 “两副面孔”。他总劝普通家庭的孩子 “选专业先看能不能找到工作,学门技术能糊口”,特别强调找工作的重要性。可轮到自己女儿,却给她铺了一条 “不用着急奋斗” 的路。从让女儿上有名的小学,到中学转去国际学校不用参加中考,再到以后可能出国留学,一路上都有各种资源帮忙。这种不一样的对待,难免让大家有疑问,议论纷纷。
虽然普通家庭很难照着张雪峰的做法让孩子高考后去当助理,但这里面的教育想法还是有值得学的地方。不管家里有没有资源,都该让孩子多接触接触社会,知道真实的世界是咋回事。比如说,让孩子利用大学的寒暑假去实习,报志愿前参加个职业体验营啥的。关键是让孩子早点认清自己、了解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能一直竞争下去的本事,这才是应对将来各种挑战的本钱。
(文/人间观察员)
天创网配资-安全股票配资公司-专业实盘配资杠杆-在线配资门户投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