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恩霆
6月24日至25日,一年一度的北约峰会如期在荷兰海牙召开。与以往相似,这次峰会也遭遇了多国民间组织发起的大规模反北约抗议。开幕前夕,来自20多个国家的抗议者聚集海牙街头,表达对北约政策的强烈不满。一些抗议者公开指责北约成为“和平与发展的阻碍”。一位来自美国的抗议者愤怒表示:“北约应该在海牙接受国际法庭的审判,而不是召开盛大的峰会。”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国国际法院就设在荷兰海牙,这也成为抗议者们口中的重要依据。
就在北约峰会召开的一周前,七国集团(G7)峰会刚刚在加拿大西部的卡纳纳斯基斯小镇落下帷幕。此次G7峰会没有发布联合公报,也未就乌克兰局势发表任何共同声明。美国总统特朗普因中东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紧急提前离开峰会返回国内。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会后坦言,七国领导人在多个核心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反映出联盟内部的分裂与矛盾。
从G7峰会到北约峰会,这两场在短时间内接连召开的国际会议,宛如一面镜子,映射出西方那些历史悠久却日益失势的“小圈子”中,成员间表面团结背后的诸多矛盾和不和谐。
展开剩余78%回顾刚刚结束的G7峰会,正值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爆发,特朗普在峰会首日就因局势紧张缩短行程,提前返回华盛顿,与国家安全团队会面商讨对策。特朗普在离开前拒绝签署一份呼吁以巴冲突降温的联合声明,峰会最终发布的联合声明明显偏向支持以色列。这也成为此次峰会为数不多的“实质性成果”之一。尽管如此,特朗普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围绕是否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爆发激烈争执,双方在公开场合针锋相对,气氛紧张。
此外,G7峰会还涉及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关键矿产资源以及森林火灾等议题,发布了一系列声明。然而,这些声明难以掩盖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在关键问题上的回避和冷漠。特朗普提前离开峰会,导致原定与墨西哥总统洛佩斯·奥夫拉多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韩国总统李在明等多场双边会晤被迫取消,这让各方寻求通过峰会推动贸易、关税和乌克兰局势等问题突破的期望落空。
甚至与特朗普有会晤的东道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坦言,阻碍加美达成贸易协议的主要原因是双方理念存在较大差异。日本首相石破茂虽然得以在峰会首日与特朗普见面,但双方未能打破长期僵持的日美贸易谈判困局。此前两国已进行了六轮部长级谈判,仍未取得实质进展。
除了贸易分歧外,特朗普在峰会上再次表达了对俄罗斯被排除出G7的看法。他称将俄罗斯驱逐出G7是“极大的错误”,并坚称如果俄罗斯未于2014年被逐出,俄乌冲突在2022年不会升级。但这一观点未获得其他成员国领导人的支持,反而引发冷淡回应。
今年5月,欧盟与英国宣布对俄罗斯实施了第17轮制裁,重点涉及能源、军事和金融领域。欧洲国家本希望特朗普支持加强对俄制裁,但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特朗普卸任后,美国未新增制裁措施,现有措施主要是拜登政府实施的。事实上,特朗普出席G7峰会期间,美国推迟了计划中的新制裁,以期为俄乌谈判创造机会。
乌克兰问题同样成为本届北约峰会的核心议题之一。然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透露,因美国、土耳其、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国家的影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并未参加北约峰会的任何正式议程。这与大多数北约成员国继续对乌克兰提供支持和军事援助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6月24日,在海牙北约峰会期间,欧洲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荷兰首相马克·吕特和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从左至右)共同出席记者会,回应外界关切。(新华社)
此次北约峰会的另一个重要焦点是各成员国军费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问题。
早在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第一任期时,他多次公开批评欧洲北约盟国在安全防务上“搭便车”,声称美国承担了过多负担。他多次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军费开支占GDP的比例提高至2%,以符合北约早期设定的目标。当时,只有少数成员国达标。
俄乌冲突的爆发,成为推动部分北约成员国提升防务预算的重要因素。德国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迅速调整其国防政策,增加军费投入。随着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开启,更多国家达到了2%的军费标准,甚至提出了更高的预算目标。然而,特朗普仍不满意,提出要将军费开支比例提升至5%的高标准。
根据北约此前向成员国分发的草案,到2032年,各成员国军费开支需达到GDP的5%,其中3.5%用于核心军事开支,1.5%用于基础设施及安全相关投资。虽然部分国家已经设定了较高的预算增长目标,但5%的要求对多数成员国而言仍难以接受。在峰会开幕前,北约南翼的主要国家西班牙率先“谈判成功”,与北约达成协议,无需将军费占比提升至5%,维持在2.1%的水平。
李在明和石破茂在G7峰会期间会晤(左图)
特朗普的军费要求不仅限于北约成员国,他还将标准扩展到非北约盟友的日本和韩国,不过要求从5%降至3.5%。即便如此,这一标准仍难为日韩两国所接受。受此影响,日本取消了原定于7月举行的日美外长和防长“2 2”会谈。此外,原计划出席北约峰会的日本首相石破茂,也在峰会开幕前一天宣布不再出席,改由外相岩屋毅代表日本出席。
韩国总统李在明也做出类似决定,由国家安全室室长魏圣洛代为出席。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于2022年首次受邀参加北约峰会,韩日领导人连续三年参加会议。然而,今年韩日领导人缺席,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也未能出席,四国原计划的首脑会谈因此取消。
新闻线索报料渠道: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多名记者随时在线,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发布于:天津市天创网配资-安全股票配资公司-专业实盘配资杠杆-在线配资门户投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